十一黃金週金融市場震盪,全球資金重新佈局
圖:十一黃金週期間全球金融市場表現(資料來源:彭博社)
十一黃金週期間,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盪。中國A股休市期間,香港恆生指數波動加劇,美股三大指數分化明顯。投資機構普遍認為,假期後市場將迎來新一輪重要調整窗口。
香港訊 2025年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,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震盪。在中國A股休市的七天內,國際市場發生多起重大事件,為假期後的市場走勢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。
港股表現搶眼,成交量創新高
十一假期期間,香港恆生指數表現活躍,成為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。數據顯示,假期前三個交易日,恆生指數累計上漲6.8%,日均成交額突破3500億港元,創下近年新高。
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大為表示:"此次港股強勢表現,主要受惠於內地政策利好預期和南下資金持續流入。隨著滬港通、深港通機制日益成熟,香港市場已成為全球投資中國資產的重要窗口。"
十一假期港股市場亮點
- 恆生指數累計漲幅:+6.8%
- 恆生科技指數:+9.2%
- 南下資金淨流入:458億港元
- 日均成交額:3500億港元
- 新增開戶數:同比增長125%
美股分化加劇,科技股承壓
與港股強勢形成對比的是,美國股市在十一假期期間表現分化明顯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微跌0.8%,標普500指數持平,而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.3%,科技股普遍承壓。
市場分析師認為,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假期期間發表的鷹派講話,以及最新公佈的就業數據強於預期,令市場對降息預期降溫,導致估值較高的科技股遭遇拋售。
當前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出韌性,但通脹壓力依然存在。美聯儲可能會維持較高利率水平更長時間,這對高估值成長股構成壓力。投資者需要重新評估風險資產配置。
——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 邁克·威爾遜
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
值得注意的是,十一假期期間,人民幣離岸匯率(CNH)走勢穩健,兌美元匯率從7.18升至7.12,升值幅度達0.8%。這反映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提升。
中銀香港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指出:"人民幣匯率走強,一方面得益於中國經濟數據改善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際資本持續流入中國市場的趨勢。預計假期後,在岸市場開市時,人民幣將延續強勢。"
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
假期期間,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同樣經歷了劇烈波動。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突破每桶92美元,創下年內新高,但隨後回落至88美元附近。黃金價格則突破2050美元關口,凸顯避險情緒升溫。
十一假期主要資產表現
數據來源:彭博社、路透社
重大併購案引發市場關注
假期期間,多起重大併購案消息傳出,成為市場熱議焦點。其中,騰訊控股宣布以320億港元收購某東南亞電商平台的消息,引發科技板塊劇烈波動。
此外,中國建設銀行與新加坡星展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在財富管理、跨境支付等領域深化合作,這被視為中資金融機構加速國際化佈局的重要信號。
假期後市場展望
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,多家投資機構對假期後市場走勢發表了看法。高盛預計,A股市場開市後可能出現補漲行情,特別是受益於政策支持的新能源、半導體等板塊。
"十一假期期間港股的強勁表現,為A股開市後走勢提供了積極參考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。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樂觀,重點關注政策導向明確、基本面良好的優質標的。"
—— 李明輝,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瑞銀財富管理則建議,投資者可以考慮增加港股配置,同時關注人民幣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。該機構預測,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復甦,人民幣資產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流入。
風險提示
儘管市場情緒整體樂觀,但分析師也提醒投資者關注潛在風險。包括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、地緣政治局勢變化、全球經濟放緩壓力等,都可能對市場造成衝擊。
監管部門也發出提醒,要求投資者理性投資,不要盲目追漲殺跌。中國證監會表示,將持續加強市場監管,嚴厲打擊市場操縱、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,維護市場公平公正。
港股假期表現確實亮眼!不過還是要關注美股走勢,畢竟全球市場聯動性很強。假期後開市要謹慎,不要盲目追高。
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有一定壓力,但長期來看有利於吸引外資流入。關鍵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能否持續改善。